本文转自:人民网-安徽频道在线配资炒股开户
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
吹拂着桂香四溢的秋风、体验着乡村文旅的业态、感受着家乡南陵的巨变……
国庆中秋长假前夕,安徽芜湖市南陵县邀请了11名南陵籍在外人才代表回乡“小聚”,在老家开了一场金秋座谈会。
月近中秋分外明,人到家乡情更浓。
座谈会以“金秋月明雁南归 才聚春谷促发展”为主题,有来自新能源、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的创业人才代表,也有活跃在金融领域的南陵籍专家,还有高校教授、梅花奖获得者等各领域人才。
座谈会上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“掏心窝”的话,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位人才代表。
南陵籍在外人才金秋座谈会。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
“我是以学生的身份回到家乡,特别感谢南陵中学对我的培养。”来自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的张一慧首个发言,不仅分享了他的求学历程,也对母校未来发展提出了诚恳的建议。
他表示,学校向来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,也一直重视文化建设,希望母校能在未来文化培养方面更加出彩,以文化人,感染更多的南陵学子。
如今在清华大学教书育人的张一慧,已经桃李满园,他不仅培养了16名博士,还带出了18名博士后,其很多学生都在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任职。
树高千尺,常思落叶归根。家乡的发展凝聚着南陵籍在外人才的期盼和关注,家乡的未来同样需要他们的融入和参与。
老家在三里镇的杨爱喜,虽外出多年,但一直心系家乡。用他自己的话说,“这些年家乡变化日新月异、有目共睹,我要么在南陵,要么在杭州,基本是两头跑。”
此番回乡,身为浙江大学兼任研究员的杨爱喜,还带来了自己的团队。在他看来,不论是制造业,还是旅游业,都要把场景作为产业发展的切入口,以场景带动产业,继而延伸上下游产业链。
从许镇镇走出去的俞学文,曾经是南陵的“小学霸”,留学回国后,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任教。他说,作为一名南陵人,当年中学养成能吃苦、有韧性的拼劲,让他受益至今。
经济学是俞学文的教学方向,他长期致力于产业链政策的研究,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颇有建树。他以哈尔滨的冰雪经济、淄博的烧烤经济为例,阐述了地方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。
“设立首席企业服务官、划分政策试点安全区……为重点企业和产业提供政策支撑,进一步提升政策的透明度和通达度。”俞学文建议道。
一场座谈会,把脉南陵发展的不仅有高校学者,还有企业大咖。
“近乡情更怯,坐在这里,更多的是一份聆听和学习。”一上来,南京四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慧谦虚道,“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,希望能够与南陵携手,在绿色发展道路上,赋能家乡发展。”
和许多高校老师不同,老家在弋江镇的杨志慧,既是创业领域的“老大哥”,也是技术攻关的“领头羊”。多年来,他深耕能源领域,去年企业产值达到4.5亿元。
分享完创业心路历程后,杨志慧向与会的人才和专家们共勉道,“期待能找到合适的方式,用自己的行业储备和经验积累,为家乡尽一份心、出一份力。”
人以城聚,城以才兴。只有重视人才,才会拥有更强劲的发展动力,才能抢占产业发展的先机。
国庆遇上中秋,月圆人团圆。座谈会之前,南陵县还特地组织大家到桂花萦绕枝头的板石岭打卡,用脚步丈量家乡发展,提升归属感和融入感。
“南陵正处于奋起赶超、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、尊重人才。”座谈会上,南陵县委书记杨绍华发出诚挚邀请,希望大家做家乡发展的“智囊团”、家乡招引的“推介官”、家乡形象的“代言人”在线配资炒股开户,多为南陵建言献策、多为南陵牵线搭桥、多为南陵宣传发声。
华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